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学会文萃

魏广东解析荣格“成人仪式原型”

2017-03-22 20:06:09      点击:

     在不同的文化中,尤其是在较为原始的社会或者远古时代,个体都需要经历一定的仪式才能成为成人。虽然现代社会也会有一些这样的成人仪式,但是和远古时代已经大不相同,只能算是远古时代成人仪式的遗存,或者是是成人仪式原型的表现。

成人仪式对于个体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
        荣格认为,个体出生的时候,其心灵是一个整体的,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(自性)没有分离的。后来,在这个整体中,意识自我出现,并随着个体成长而发展。意识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意识自我与潜意识自我(自性)的分离,破坏了心理的整体感。与此同时,个体的原始的父母原型也会受到损害,为了弥补这种损害,个体就必须要融入、同化到社会生活实现与社会的“一体”中来替代与父母的一体。因此,社会实现被损害的原型的要求,成为一种代理父母时,年轻人必须对重新浮现的新生活做出第一次象征性的牺牲。成人仪式就是完成这种象征性牺牲的过程。总体来看,这个过程是这样的:父母唤起的统一的原型受到破坏,通过(激烈的)仪式让个体脱离父母进入社会团体,进而进入团体所唤起的统一的原型之中。

在部落社会,成人仪式可以表现为创始祭仪。在仪式中,司仪带领即将成为成人的人回到原始的“母子一体化”或“自我和自性统一化”的阶段,然后让他经历象征式的死亡,这象征这原始同一化的结束。之后,司仪会通过新生祭仪“拯救”未成年人,从而象征地完成自我与大团体之间的整合。

成人仪式不管出现在原始社会还是极复杂的社会,它都会坚持这种死亡和再生的主题。通过成人仪式,即将步入成人的个体获得了一种从一个阶段进入另外一个阶段的“仪式通路”。其实,这样的死亡和再生的仪式并不仅仅存在于年轻阶段,而会出现在个体生命的每一个新发展阶段。其中,从青年期过度到中年期这一阶段更为强烈。

如果和英雄的原型对比的话,英雄神话可以看做是心灵分化过程的第一阶段,表现着个体意识自我寻求获得脱离整体本源状态自主权的过程。但是,英雄神话只是表明个体意识有可能从本原整体中解放出来,但并没有确定这种解放得以发生。成人仪式则确保了这种情况的发生。通过成人仪式,青年男子和青年女子被迫与父母分离,成为他们的部族或部落的成员。在与童年世界的这种分离过程中,本原的父母意象将会遭到伤害,因此必须通过同化进入集体生命的治疗过程使伤害之处得以修复。由此,集体满足了被伤害原型的需要,成为青年的第二父母。

     在梦中、沙盘等意象中会有这种死亡与再生的成人仪式的表现。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梦到自己爬到山顶,那里有个祭坛,祭坛旁边有个石棺,上面竖着他的雕像,然后有个蒙面的牧师走过来。年轻人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死了,但当沐浴在阳光中时,一阵返老还童的感觉和力量袭上他的心头。这就是典型的成人仪式原型的表现。

       成人仪式有时候还会表现为完成一种任务而进入成人的过程。当然这种任务也不是简单的事情,而是接近于死亡的挑战,最后“死而复生”。一些影视作品就是成人仪式原型的表现,比如《海底总动员》,小丑鱼尼莫几次几乎死亡,最后都能起死回生,最后完成了从童年进入成年的过度。

      在沙盘游戏中,孩子们长做的打仗的沙盘,打败敌人(其实代表的就是他自己的过去)获得胜利(新生),也是一中成人仪式的表现。他们正式通过这样的象征性的过程完成了心理的发展的。